近日
一种被命名为KP.2的新冠变异株
正在全球范围蔓延
今年5月初,世界卫生组织(WHO)
将KP.2亚变种列为监测中变异株
那么,什么是KP.2变异株?
与既往毒株有何关系?
是否将带来一场感染小高峰?
普通民众应当如何预防?
赶紧来了解一下
什么是KP.2变异株?
KP.2,听起来有点陌生,它其实是新冠病毒奥密克戎JN.1变异株的第三代亚分支,也是JN.1变异株中具有较强传播优势的一个亚分支,于2024年1月2日在印度采集的样本中首次监测到。
2月以来,由于KP.2在全球流行毒株中的占比增长较快,世界卫生组织于5月3日将KP.2列入“需要监测的变异株”。目前尚未检索到KP.2的致病力和免疫逃逸能力较当前流行的JN.1变异株发生明显改变的报道。
国际上KP.2变异株的流行情况如何?
目前,JN.1变异株仍为全球优势流行株。今年以来,KP.2亚分支在全球流行毒株中的占比逐渐增加,从1月上旬的0.16%增长至5月上旬的14%左右。近期,部分国家KP.2亚分支流行程度相对较高,占比为10%~30%。
我国开始流行KP.2变异株了吗?
我国现阶段的主要流行株构成比排在前三位的为JN.1、JN.1.16和JN.1.4,3月11日首次从广东本土病例中监测到KP.2变异株。截至5月12日,在我国本土病例中共监测到25条KP.2序列。每周报告的本土序列中KP.2占比在0.05%~0.30%之间,处于极低水平。
KP.2变异株传播力更强
会不会更容易感染呢?
对于KP.2,人们普遍更关注的是,其传播力、感染力、致病力等是否发生变化。
KP.2新增变异位点中,有2个位于S蛋白,提示具有更强的传播力。但KP.2仍为JN.1变异株的亚分支,现有研究认为,其传播优势较JN.1变异株其他亚分支不会有大幅提升。
专家研判认为,考虑到当前KP.2亚分支感染病例在我国本土病例中的占比极低,以及此前我国JN.1引起的疫情目前已经降低到较低水平,KP.2亚分支短期内成为我国优势流行株的可能性低,引发新一次感染高峰的可能性低。
此外,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生物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赵卫表示,由于KP.2仍属于奥密克戎分支下的变异株,感染过的人群已经有一定的抗体水平和免疫屏障,所以即使有新的变异株,目前变异株感染后的症状,仍主要是轻型和无症状感染者。
从临床上来看,现在的变异株虽增加了传播优势,但是感染者的临床症状和以前的毒株没有区别,致病性目前看也没有明显增加,重症率应不会增加。
当前,多地进入夏季高温天气,民众对于KP.2变异株的传播力及其致病性是否会因为天气而变化比较关心。对此,赵卫表示,不同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有明显的季节性,新冠病毒的传播一直没有表现出与季节相关,预计KP.2变异株本身的传播力及其致病性不会表现出明显的变化。
如何预防KP.2变异株感染?
现阶段,病毒出现新的变异株对大家的正常生活不会有明显影响,但对于老年人和免疫低下人群仍有可能出现重症病例,所以提醒这些高风险人群应继续关注有关部门发布的信息,病毒流行期间做好个人防护。
对公众而言,仍要保持良好卫生习惯,科学佩戴口罩、保证健康饮食与作息、经常开窗通风、科学锻炼身体,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。
医护人员、重症高风险人群要优先注射疫苗。此外,即使是身体健康的青年人,也建议做好防护,定期接种疫苗,这不仅是对自身健康的保护,也是在缩小病毒传播范围,为身边老年人等脆弱群体建立起屏障。
WHO建议:研发JN.1疫苗
面对新冠病毒不断变异带来的挑战,WHO已有明确建议。4月15日—16日,WHO召开新冠疫苗成分技术咨询小组(疫苗成分小组)定期会议。该次会议提出,预计新冠病毒将继续从JN.1进化,建议在未来的新冠疫苗配方中使用单价JN.1谱系作为抗原。
疫苗成分小组称,针对已发表免疫原性数据的二次分析表明,与使用先前抗原的疫苗相比,使用更新抗原进行一剂加强接种,可以使针对该变异株的中和抗体平均增加40%。此外,采用更新抗原的一剂疫苗对重症的预测额外有效性可达23%-33%,对有症状疾病的预测额外有效性约为11%-25%。
赵卫也提醒,病毒未来变异仍有可能出现更有传播优势的毒株,甚至不排除出现致病力强的毒株,要持续监测病毒变化、研发更安全有效的疫苗。